第二家,工部侍郎王茂德。
罪名:监工不力,偷工减料。
此人的坏,朱雄英可是清清楚楚。
工部侍郎王茂德,因为他的职位,所以他负责京城以及地方上的水利工程。他表面上严于律己,瞅着倒是像个好官,但实际上,却暗中勾结地方官员,在工程中偷工减料。
特别是其负责的一处淮河大堤上,他根本就不当人了,用劣质的石料和泥土,替代了上好的材料,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,他将朝廷拨付的八十万两修缮银两,私吞了其中的三十万两,用劣质的材料进行修缮。
最终,导致这座大坝,在暴雨中,出现了裂缝,险些决堤。
如果不是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
想想。
这一旦决堤的话,会让多少百姓无辜惨死?
洪水可是无穷的。
就算洪水淹不死人,也会造成大量田地被淹没,这年头百姓们一年若是没有粮食收成的话,真的容易会被饿死。、
除此之外,此人的罪名很多,譬如勾结商贾,洪武三年京城城墙的修筑中,使用掺杂了石灰和沙土的砖石,替代了原本坚固的青石,使得城墙的根基变得脆弱。
这些,桩桩件件,朱雄英记得很清楚,后世史书中早就名录。
第三个,朱雄英也早已经挑选好人了。
刑部侍郎张启。
罪名草菅人命,徇私枉法。
刑部侍郎,顾名思义自然是负责刑部的事情,张启担任这个职位后,基本上负责京城以及地方上的刑狱事务,但有的人当上官了后,就管不住自己的手了,贪污这种事情,他是根本没有忌讳的,就是仗着手中的权力,大肆收受贿赂,为那些犯了罪的豪绅富商开脱罪名,使得许多罪大恶极的人逍遥法外。
最过分的,就是其收受五万两白银,将一名sharen犯判处无罪。
同时,利用手中的权力,罗织罪名,将不肯屈服的百姓,打入死牢,甚至抄家灭族。
不愿将家传药方献出的老中医,被此人以私藏逆书的罪名,将其满门抄斩,一百六十余口人无一生还,并将老中医的药方据为己有。
这特么也是人能办出来的事情?
朱雄英给了蒋瓛这些线索。
以锦衣卫的能力,只需要一点线索,便能将这三大家族的罪行,查得清清楚楚。
朱雄英离开锦衣卫衙门。
蒋瓛立刻开始行动。他没有耽搁,立即召集了手下百户和总旗,下达了朱元璋和朱雄英的命令。
日落时分,南京城的九座城门,在同一时间被缓缓关闭。
厚重的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,巨大的门栓被推进门洞,发出摩擦的声音。
守卫城门的兵士,被突然出现的锦衣卫接管,诸多锦衣卫,面无表情地站在城墙上,看着城门在这群人面前关闭。
在每一座城门内,都有一队锦衣卫驻守。
锦衣卫依旧和之前一样,身穿飞鱼服,腰佩绣春刀,面色冷峻,一言不发。
不过,他们没有阻止百姓的行动,只是冷漠地站在那里,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。
城门外的百姓,发现城门关闭,感到困惑,,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只能在城门外焦急地等待。
整个京城内,锦衣卫的校尉们,被派往各个要道,驻守在街头巷尾,维持着秩序,但很多百姓看到锦衣卫大批量的出现,纷纷预感到了什么。
发生什么事情了?
城门封锁的消息,很快传遍了整个南京。
各部衙门的文武百官,纷纷停止了手中的事务,文武百官,朝堂上的臣子们,感到不安。
有官员派人去探查消息,但没有人能说清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很多官员只能回到府中,紧闭大门,焦急地等待着,现在这个时候,只能私下里,也开始互相派人传递消息,互相打探。
“城门为何被封?难道有战事发生?”
“陛下今日没有上朝,会不会是宫内出了大事?”
“锦衣卫倾巢而出,这不像寻常之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