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渐渐黑了。
夜风穿过东宫庭院,卷起几片枯叶,落在朱雄英的脚边。
朱元璋、朱标都有着重要的事情,这种家庭聚餐不常有,但其实哪怕举行一次,也不会进行的很长。
朱元璋需要回到乾清宫内,翻阅着奏折,他虽然养病,但依旧关心着国家大事。
朱标就更不用说了。
一堆事情等着他处理呢。
众人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,方才还萦绕着低语、交谈的院子,渐渐安静下来。
侍卫们更是早已经把土豆和红薯装好了,准备运到国库中,然后开始分拣,准备推广到全国。
院落内,只余下风声,和令人心头发沉的寂静。
朱雄英心绪不宁。
他坐在案侧,看着天渐渐黑了,清冷的月光若隐若现,衣角被风拂动,心绪思索着另外一件事情。
本来很好的心情,可却被巨石压着,久久无法平静。
皇爷爷朱元璋临走前那句话语,在他脑海中浮现。
“乖孙,你晚上到仁寿宫来一趟。”
“我带你去坤宁宫。”
坤宁宫。
这三个字在朱雄英心中激起层层涟漪。
坤宁宫是后宫中的一座宫殿,其是皇祖母马皇后如今养病的宫苑。
若是说森严宫闱中,唯一让他感到温馨的地方,也就是这坤宁宫了。
对于自己这位皇祖母马皇后,朱雄英的印象很深,皇祖母总是带着慈和笑容。
但,皇祖母现在病的很严重。
皇祖母得的病,名为肺痨,这是令人束手无策的恶疾。
肺痨。
这种病在大明朝,是一种足以令人色变、缠身的恶疾,民间常呼之为痨病。
一旦患上这种病,患者往往始于连绵不绝的咳嗽,渐渐痰中带血,身体在病痛的无声消磨下日渐枯瘦、虚弱不堪,最终在极度的痛苦与耗竭中走向生命的终点。
这疾病进展虽缓,却异常顽固,如同附骨之疽。
具体马皇后是怎么得的这病,无从可知,大明朝医疗水平自然不会强到哪去,但御医们也知晓,肺痨病是通过病人咳喘时散播的细微飞沫,在人群中流布和传播。
因此,朱元璋这些年来杀了不少人。
病的来源,谁都清楚。
可对于肺痨病,无论是民间的医生还是所谓的御医,都没有真正有效的应对之策。
太医院的御医们纵使殚精竭虑,所能开出的,也不过是些润肺化痰、补中益气的方子,聊以慰藉,却难以触及病根。
这种病,在后世被命名为肺结核。
这么说吧。
即便在医术更为昌明的后世,肺结核这种病也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。
更不用提现在了。
现在是洪武十五年,面对此疾,现有的岐黄之术显得苍白无力。
根本治愈不好。
洪武十五年,这一年朱雄英知道不仅他会死,马皇后也会病逝。
史书上的记载很冰冷。
洪武十五年,马皇后崩。
就在今年!
这件事情,扎在他的心头,让朱雄英心情很快就不好了起来。
史书上记载,马皇后病逝后,皇爷爷朱元璋悲恸欲绝,为此嚎啕大哭,甚至数日不进饮食。
一位帝王,心痛到这种程度。
史书上描述的这份撕心裂肺的哀痛,与威严如山、乾纲独断的洪武大帝联系起来,让人有种摧心剖肝的感觉。
根据他所知,皇祖母马皇后已经重病卧床多日。
更是越来越严重。
这期间,也仅仅只有朱元璋能时常看望,甚至朱标都没有机会见到,连他这样亲近的孙儿也难得一见天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