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极速阁

笔趣极速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大明:好圣孙,替咱监国! > 第98章 打打的就是北元

第98章 打打的就是北元(1 / 3)

他抬起头,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恳切:

“北元残部,如今不过是癣疥之疾,龟缩漠北,已难成大患。我大明只需固守边防,稳扎稳打,不出十年,国力鼎盛,届时再言北伐,则如泰山压卵,易如反掌。而今仓促进兵,实乃舍本逐末,非明君所为。恳请陛下三思,收回成命!”

李善长说完,深深一拜,整个奉天殿内,气氛愈发凝重。

他的话,说出了在场绝大多数文官的心声。

稳定,发展,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。

“李相国所言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啊!”

李善长话音未落,户部尚书便紧跟着出列,他脸色发白,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,显然是急到了极点。

“启奏陛下!”

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

“臣掌管天下钱粮,对国库虚实最是清楚。去年,河南、山东两地大旱,朝廷为赈灾,已拨付钱粮数百万。今年开春,为修缮黄河大堤,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。如今国库之中,粮草仅够京师及九边将士一年之用,若要支撑一场数十万大军的北伐,至少需要再从江南、湖广等地征调三倍以上的粮草!”

他越说越急,几乎是在嘶喊:

“这不仅仅是钱粮的问题!陛下,数十万大军出征,就需要数百万的民夫转运。眼下正值春耕,若强征民夫,则田地荒芜,秋收无望!百姓无粮,则流民四起,国本动摇啊!这这是要挖我大明的根基啊!臣臣附议李相国,恳请陛下,万万不可轻言北伐!”

他说完,竟双膝一软,直接跪倒在地,以头叩地,声泪俱下。

他这一跪,立刻又有十数名文官跟着跪下,齐声高呼:

“恳请陛下三思!”

整个奉天殿的气氛,已经压抑到了极点。

然而,这还没完。

“陛下,臣亦有话说。”

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,一个以刚正不阿,不畏皇权著称的硬骨头,迈步出列。

他不像李善长那般讲大局,也不像是户部那样算细账,而是从另一个角度,提出了反对。

“《尚书》有云,‘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’。君王之政,在于顺天应人。如今我大明之‘人’,在于休养生息,安居乐业。此乃人心所向,亦是天意所在。”

詹徽的声音铿锵有力,回荡在大殿之中:

“北元乃蛮夷之属,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。其势盛时,我大明尚能以弱胜强,将其驱逐。如今其势已衰,如丧家之犬,我大明更应彰显天朝上国之仁德,以王道化之,而非以霸道伐之。穷兵黩武,非仁君所为,恐伤天和,有损圣德。臣以为,与其耗费国力于不毛之地,不如将钱粮用于教化万民,兴修水利,此方为万世之基业!臣,反对北伐!”

三位重臣,从国家战略、财政民生、儒家道统三个方面,层层递进,将反对北伐的理由阐述得淋漓尽致,入情入理,几乎无懈可击。

一时间,整个文官集团士气大振,纷纷点头称是,看向御座的眼神中,充满了期盼。

他们相信,面对如此周全的谏言,便是开国皇帝,也该收回那道不切实际的命令了。

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静静地听着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
他的目光从跪了一地的文官身上缓缓移开,落在了另一侧,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的武将勋贵们身上。

“你们呢?”

他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。

“魏国公,徐达!”

被点到名字的,是开国第一名将,中山王徐达。

他身姿挺拔如松,虽然同样年岁不小,但身上那股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,却丝毫未减。

“臣在!”

徐达一步跨出,声如洪钟。

“咱刚才问的话,你也听见了。李善长他们说,打不得。”

朱元璋的嘴角,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,

“你怎么看?”

徐达虎目一张,环视了一下对面那些面带忧色的文官,而后猛地一抱拳,对着朱元璋朗声道:

“回陛下!臣以为,当打!而且要立刻就打,狠狠地打!”

“哦?”

朱元璋眉毛一挑。

“李相国他们说的,是安坐庙堂的道理,是太平时节的道理!可咱们大明的江山,不是靠道理说出来的,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!”徐达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力量。

“他们说北元是癣疥之疾,臣却不这么看!草原上的狼,只要还没死绝,就永远是心腹大患!今日我们念及民力,放他们一马,明日他们恢复元气,就会立刻南下叩关,骚扰边民,屠我子民!与其日后年年防备,岁岁用兵,不如趁其病,要其命!毕其功于一役,打断他们的脊梁骨,让他们百年之内,再无南下之力!”

他顿了顿,声音愈发激昂:

“至于钱粮,臣以为,打仗固然耗费钱粮,但打赢了,草原的牛羊、马匹,皆可为我大明所用!更能换来我大明北境百年的安宁!这笔账,怎么算,都划得来!臣,恳请陛下下旨,末将愿为前驱,不破北元,誓不还朝!”

“说得好!”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