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名官员接着详细禀告道。
从遥远的东南亚运来的柚木和铁力木,从江西、福建深山中伐下的樟木、杉木,铸造火炮所需的熟铁,以及帆布、索具等辅助材料,都已经全部到位。
“所有物料,目前已全部堆放在龙江造船厂的口岸前,只待殿下您一声令下,便可开始建造。”
朱雄英听着官员的禀告,脸色平静。
微微点了点头。
现在就可以去看看了。
然后开始建造。
随即。
朱雄英前往龙江造船厂。
马车在官道上疾驰。
很快,他就来到了龙江的岸口。
龙江口岸,江风吹拂,带来一股潮湿而清新的气息。
江面在阳光的照射下,波光粼粼,如同撒满了无数碎金。江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几艘小渔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,船上的渔民正在忙碌着。远处,几只水鸟在江面上盘旋,时而俯冲而下,捕食着水中的鱼。
江岸上,是一片繁忙而壮观的景象。
堆积如山的物料,如同小山一般,整齐地堆放在岸口。
木材堆最为显眼,巨大的原木被整齐地码放着,它们散发着一种原始而坚硬的气息。从遥远的东南亚运来的柚木和铁力木,其颜色深沉,纹理清晰,坚硬如铁,似乎能抵御任何风浪。
从福建、江西深山中采伐的樟木和杉木,则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木香,它们笔直而粗壮,是船只骨骼的理想材料。
在木材堆的旁边,是金属堆。黑色的熟铁堆成了一座座小山,它们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。这些熟铁,将被铸造成船只的铁钉、螺栓、锚链,以及最重要的火炮。
此外,还有成捆的帆布、成卷的麻索和棕索,以及装在木桶里的桐油和生漆。这些材料,虽然不起眼,但却是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关键。
朱雄英看着眼前这些物料,让人去把宋渊给喊过来。
就在这时。
宋渊已经到了,他快步走到朱雄英面前,恭敬地行了一礼。
朱雄英的目光从堆积如山的物料上,缓缓移向了宋渊。
他看着龙江造船厂提举官宋渊,声音平静。
“宋提举,”朱雄英说道,“所有材料都已经到位,我的图纸你也已经研究透彻。现在,万事俱备。”
他顿了顿,一字一句地说道:“现在,就可以准备开始建造,新型宝船了。”
宋渊闻言,默默点头。
心中震动不已。
到了这个时候,他真的对眼前的这位皇长孙,很是敬佩。
心中,都不由的浮现出,一种深深的敬佩。
从最初那张看起来荒诞的图纸,到如今眼前这些堆积如山的物料。
这每一步,都不容易。
但最终,都成功了。
可以说,根本离不开朱雄英的运筹帷幄。
他没有的犹豫,恭敬地向朱雄英行了一礼,然后对着工匠方道:“遵皇长孙殿下令。”
随后,宋渊转过身,向着身后的工匠们发出了指令。
很快,整个岸口都响起了号子声,工匠们开始行动起来,准备将这些物料,一步步地,变成那艘将要驰骋大洋的新型宝船。
宋渊接到了朱雄英的指令,立刻行动起来。
建造新型宝船的第一步,是选定合适的船台。
宋渊亲自带领着工匠,沿着龙江的岸边进行勘察。
他们寻找着一块地势平坦、土质坚实的平地,这块平地不仅要能够承受未来巨型船只的重量,还要便于后期船舶的下水。
最终,他们在岸口的一处平地上,选定了建造船台的位置。
工匠们随即开始清理地面,平整土地,并夯实地基,用木桩和巨石,在地面上铺设了一条长长的、向江面倾斜的滑道。这条滑道,将作为船只的支撑,直到下水的那一刻。
工匠们挥洒着汗水,在嘈杂的号子声中,一根根粗壮的木料被铺设在滑道上。这个过程,虽然简单,却是整个造船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只有坚固的船台,才能确保建造过程的平稳,也才能保证船只在未来下水时的安全。
在选定船台后,建造宝船的第二阶段开始了。
为了确保船只未来航行平安,工匠们举行了传统的安放龙骨仪式。
仪式简单而肃穆,工匠们焚香祈福,向江神和海神祈求保佑。